• 中心概况
  • 师资队伍
  • 实践教学
  • 教学研究
  • 科学研究
  • 学生成果
  • 运行体制
  • 资源共享
  • 发展历程
  • 组织结构
  • 中心特色
  • 建设成果
  • 中心主任
  • 中心视频
  • 校内教师
  • 校外教师
  • 教学体系
  • 教学特色
  • 质量体系
  • 实验室简介
  • 实验项目
  • 教学大纲
  • 教学资源
  • 行业培训
  • 示范作用
  • 教材建设
  • 教研项目
  • 教研论文
  • 教研获奖
  • 科研项目
  • 科研获奖
  • 科研专利
  • 科研论文
  • 学生获奖
  • 学生专利
  • 学生论文
  • 运行模式
  • 实验室管理
  • 维护保障
  • 规章制度
  • 仪器设备
中心概况
  • 发展历程
  • 组织结构
  • 中心特色
  • 建设成果
  • 中心主任
  • 中心视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心概况 > 发展历程

      我校工业企业自动化专业始建于1978年,是我校最早成立的专业之一。1998年,按教育部公布的高等教育专业目录,我校将原有专业调整更名为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所属学科是控制科学与工程,其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是三峡大学校级重点学科,于1996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2000年被批准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点。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校自动化专业已经成为规模稳定,发展方向明确,基础条件厚实,就业前景良好的专业之一。自动化专业建设有十多个专业实验室,总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专业实验设备资产约2200多万元。并且我院其他相关实验室(如电气工程国家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梯级水电站运行与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创新创业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等)均能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起支撑作用。目前自动化专业是校级品牌专业。

      根据《中国制造2025》规划背景下的智能制造十大重点领域中的“智能制造”,《中共宜昌市委、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宜发〔2013〕3号)精神指出的装备制造产业,以及三峡大学电力与新能源学科群发展和装备制造学科群发展,结合自动化专业现有的西门子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训中心,本专业围绕智能装备制造进行建设,重点发挥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的行业优势,在兼顾自动化专业自身特点的同时,将自动化专业建设成为具有新能源装备制造特色的专业,为国家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输送卓越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

      近年来,自动化专业实验室在原有部分功能实验室的基础上,整合、扩建和新建实践教学环境。整合了基于课程知识学习的基础实验平台;扩建了旨在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平台和旨在使学生建立工程意识、进行工程实践体验和能力训练的实习平台;同时,新建了旨在对学生实施工程教育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做中学”实践平台。

      2014年,为了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学院提倡的特色教学,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开展自动化专业“英才班”人才培养计划,“英才班”注重培养基础夯实、科学人文素养高、适应能力优、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使之成为在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及其相关领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精英人才。在此背景下,根据三峡大学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工业业务领域工业自动化集团的教育合作项目方案,三峡大学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工业业务领域工业自动化集团联合成立了“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训中心”,该中心的建设包含:PLC实训单元设备、工业网络通讯实训单元、过程仪表检测及控制实训单元、DSP、嵌入式实训单元、逻辑控制综合能力实训系统、运动控制综合能力实训系统、过程控制综合能力实训系统、工业自动化创新实训平台系统、风力发电仿真装置及电梯系统仿真软件等十多个模块。该实训中心的建设能够帮助自动化及相关专业教师队伍的工程素质的培养,并为学生依照西门子“能力模型”在“技能为主”、“综合能力为主”、“行业案例拓展”等培养环节中得到充实的训练。

首页| 中心概况| 师资队伍| 实践教学| 教学研究| 科学研究| 学生成果| 运行体制| 资源共享
Copy Right 2015-2016三峡大学西门子先进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  All Rights Reseverd.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大学路8号   邮编:443002   TEL:86-0717-6394393